从游戏到航空:数字技术跨界赋能催生火爆新职业
”虚拟现实体验区。这种全新的观展体验背后,依托了哪些数字技术?相关新兴职业的专业人员具体承担了哪些工作?
腾讯游戏虚拟现实开发工程师李海峰及其团队历时半年,在虚拟影棚中通过环境搭建,打造出“数字敦煌”虚拟现实展的沉浸式场景。团队不仅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还要基于数据设计开发有趣的内容,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体验的深度融合。
这家互联网企业的虚拟现实制作团队现有成员20多人。团队已开发出20多个虚拟现实数字产品,主要应用于文化旅游、数字演艺等领域。每个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多工种协作与技术迭代升级,并催生新的岗位需求。近年来,随着业务拓展,团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同样依托数字技术发展的,还有应用于航空领域的飞行模拟机。作为培养民航飞行员的“数字陪练”,飞行模拟机在人才培训、安全演练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飞行总队长期采用国外引进的视景系统。随着原供应商技术迭代速度放缓,这一系统在仿真精度、画面清晰度及训练场景多样性等方面已难以满足当前训练需求。2024年,南航联合国内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国产飞行模拟机。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这款国产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研发的,是一家游戏企业的技术团队。
这家游戏企业专门成立了“工业化小组”,将游戏开发中积累的新技术与新产品,拓展应用于文物保护、低空经济及工业仿真等跨行业领域,
今年7月,人社部公布了新一批职业和工种。在上海的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从事的正是42个新工种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
近年来,随着动漫、游戏等数字产业的爆火,对于动画制作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原本繁琐且简单重复的工作进行替代。基于这一需求,专门研发适配动画生产AI工具的新职业也应运而生。
腾讯游戏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工具产品研发负责人葛诚表示,其团队已研发出一键蒙皮和一键插帧两款工具,今年8月,他带领团队携研发成果赴德国参加科隆国际游戏展,计划借助文化出海的热潮,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工具推广至海外市场。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50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40%。而游戏作为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近年发展迅速。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规模超过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数字技术正重塑传统产业格局,也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就业新机遇。IM电竞官网
本文由:IM电竞,IM电子竞技,IM电竞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