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钟馗》公布续作预告片国产游戏品牌IP仍需沉淀
在8月20日凌晨2点举行的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上,游戏科学发布了备受期待的CG先导预告片,正式宣布《黑神话:钟馗》的开发。这是《黑神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预示着国产游戏在品牌建设上的新进展。游戏科学对这一全新IP的探索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选择了钟馗这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角色。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浙江传媒学院的方凌智指出,钟馗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拥有丰富的故事背景,天然适合作为游戏题材。这一选择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向海外市场发声的尝试。
庞瑞,品牌专家及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认为中华游戏品牌IP正在逐步建立。《黑神话:悟空》作为第一块基石,后续仍需大量“贴图”来拼合出完整的文化符号。尽管钟馗IP的普及度不及孙悟空或哪吒,但其故事的精彩程度仍有机会吸引玩家的关注。
为什么游戏科学选择钟馗而非其他更知名的角色?方凌智分析道,钟馗的故事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这为游戏的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尽管钟馗常常与鬼魅相连,但只要故事足够精彩,仍然有机会突围并获得玩家的认可。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黑神话:钟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引人注目,VG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其全平台总收入达到了9.8亿美元,海外玩家占比达30%。这一成绩证明了中华文化IP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庞瑞表示,游戏科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推出单一作品,而是借鉴漫威模式,深耕传统IP,构建一个具有现代文化消费属性的中国古典神话宇宙。这种长远的规划将有助于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这表明中国游戏的出海步伐正在加速,然而,中华文化IP能否被广泛认可仍需时间的检验。
方凌智指出,国产游戏在同类型产品密集推出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审美疲劳。以《明末:渊虚之羽》为例,尽管初期备受期待,但最终因选题、优化和运营问题,导致玩家的口碑不佳。这反映了国内市场在创新方面的不足。
《黑神话:钟馗》的公布是国产游戏在品牌建设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但其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中华文化IP的潜力巨大,然而,真正的认可与接受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多元探索。你认为国产游戏在品牌建设上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IM电竞,IM电子竞技,IM电竞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