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圳 “十六条”:为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立梁架柱
2025 年 5 月,广东省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听六大领域,提出 87 条政策措施以全力激活文化产业潜力。
作为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于 2025 年 8 月正式印发《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 “十六条” 政策)。这一政策立足深圳的科技创新基因与开放多元的文化土壤,是系统性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旨在通过 “真金白银” 的扶持与精准有力的引导,聚焦核心技术突破、重点产业壮大、创新生态构建等关键方向,推动深圳数字创意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之都。
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将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早在 2016 年就被写入 “十三五” 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将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涵盖了技术应用、内容创作、业态创新等多个维度,其核心特征体现为 “技术赋能创意,创意激活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带动就业、拉动消费),更是文化传播与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深圳在数字创意领域一直走在前列。2024 年,深圳全市共有 3754 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2875.08 亿元,占广东省的 51.5%、全国的 9.1%,同比增长 12.1%。其中,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新业态表现亮眼,16 个相关行业小类营收达 5863.99 亿元,同比增长 12.2%。深圳的游戏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数字信息服务、动漫、网络视听、数字文化装备和消费终端制造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一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链已蔚然成形。
但同时,深圳数字创意产业也面临 “大而不强” 的问题,如内容原创能力相对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且其他省市的竞争也在冲击深圳的优势地位。在此背景下,为巩固领先地位,深圳出台了 “十六条” 政策。
加强数字创意核心技术研发:政策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鼓励 AI 与数字创意融合创新。鼓励开展 AI 影视动漫工具平台、AI 设计和制作软件、国产游戏引擎等前沿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支持研发数字创意细分行业垂直模型,对企业发放普惠 “训力券” 和 “语料券” 以降低研发成本。支持建设数字创意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对虚拟拍摄、扩展现实(XR)、智能动作捕捉等行业领先的数字技术应用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资助。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重点产业:针对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演出、科幻等优势和潜力领域制定专项扶持措施。支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 3A 游戏等开发,对达到规模且社会效益好的游戏产品最高资助 1000 万元;扶持主旋律、正能量的重大题材影视动漫创作,最高资助 2000 万元;鼓励微短剧精品化和出海,对优秀微短剧作品最高资助 300 万元;支持打造高品质的科幻电影、动漫、游戏等特色产品,在现有资助标准的基础上,对科幻类项目额外增加不超过 50% 的资助金额。
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强调 “数字创意 +” 行动,推动数字创意与文化传承、文旅消费、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教育娱乐等领域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沉浸式、互动式体验经济等文化新消费业态,对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型业态企业和融合示范项目,分档给予最高 300 万元奖励。
构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生态:实施 “首发经济” 奖励,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项目最高资助 100 万元。支持文化 IP 的创作与授权开发,对优秀 IP 运营项目最高资助 100 万元。加大对数字创意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支持高校设数字创意专业及交叉学科,推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优化高层次紧缺人才认定,在住房、创业等方面提供保障。支持设立数字创意产业服务机构,对提供专业性公共服务的机构,按照不超过投入的 30% 给予每年最高 300 万元资助。同时,发挥文博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深圳文交所等国家级平台作用,支持建设线上发行交易平台,年最高资助 200 万元;支持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最高资助 500 万元。
游戏产业:迈向 “高精尖”:深圳是中国游戏产业重镇,2024 年游戏产业营收占全国份额超过 50%,海外收入占全国近八成。“十六条” 政策支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游戏开发,对符合条件的游戏产品按不超过实际投入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可达 1000 万元。对开发并上线鸿蒙原生应用的游戏,额外给予最高 50 万元资助。同时,支持举办国际国内知名游戏赛事和活动,按投入的 30% 资助,最高 500 万元,助力打造 “国际电竞之都”。
动漫产业:内容精品化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深圳动漫产业起步早,有完善产业链和优秀企业,如华强方特的 “熊出没” 系列。政策加大对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的扶持力度,对优秀的动漫剧本和作品给予分档资助,最高可达 2000 万元。同时支持影视动漫制作技术创新,鼓励虚拟拍摄、数字特效等前沿技术应用,政策中支持国产游戏引擎研发等举措也适用于动漫领域,帮助企业降低技术创新成本。
影视产业:扶持精品创作与完善产业链:深圳影视产业发展迅速,有上万家影视及相关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条。政策突出 “精品化” 导向,大力扶持主旋律、正能量、重大题材和特色题材的影视精品生产,对优秀的影视剧本等内容产品给予分档资助,最高可达 2000 万元。在产业配套上,鼓励影视剧组来深圳拍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实际支出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 500 万元,同时支持新建数字影棚等基础设施,按投入的 10% 资助,最高 1000 万元。
微短剧产业:抢占新业态风口: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快速攀升,深圳已有数百家企业涉足该领域。“十六条” 政策提出要推进微短剧精品化,鼓励微短剧成为传播主流价值、展示城市形象的新载体,对内容质量高、市场反响好的微短剧作品,按投入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 300 万元。支持微短剧产业集聚发展,对相关项目按投入的 30% 资助,最高 200 万元。
演出产业:激活市场活力:深圳演出市场日趋繁荣,但面临审批管理、场地供给等制约。“十六条” 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可售票数量限制。支持运用新技术搭建大湾区演出票务平台,根据平台规模和效益给予不超过投入 50%、最高 500 万元的资助。支持打造演艺新空间和舞台艺术精品,对符合条件的新空间及作品给予最高 200 万元资助,鼓励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和高品质音乐会,每场最高资助 60 万元。
科幻产业:打造 “科幻之都”:深圳拥有发展科幻产业的独特优势,“十六条” 政策提出要打造科幻产业创新高地,支持打造高品质的科幻电影、动漫、游戏等特色产品,在现有资助标准的基础上,对科幻类项目额外增加不超过 50% 的资助金额。支持科幻产业集聚发展,对促进科幻研发创新、孵化加速等的平台和活动,按投入的 30% 给予资助,最高 300 万元。
深圳“十六条” 政策涵盖了数字创意产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发展、从内容创作到市场推广、从人才培养到生态构建的全链条,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将为深圳数字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之都。
未来,深圳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擎,以文化底蕴为发展根基,依托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球数字创意产业竞争中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025 年 5 月,广东省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电竞、网络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IM电竞,IM电子竞技,IM电竞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