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就业开拓新路径 游戏陪玩带动青年灵活就业
当你跟现在的年轻人聊天,会发现,他们所关心的最近一场比赛,不是什么中超,不是NBA,而是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或者 DOTA2中国联赛(DPC)。这些电竞游戏领域的比赛,结合体育运动与文化特性,是当下年轻人群关注的焦点,并以庞大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展现着其各种可能性。
近日,上海市电子竞技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电竞用户人数达4.9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例近35%,占中青年人数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7%。近年来,尽管人口增长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电竞用户人数连续多年保持着正增长。电竞用户具有消费意愿高、消费能力强等典型特征,不仅直接促进了电竞产业发展,更是成为提振消费、激活经济的动力源泉。
电竞源于游戏产业,在更大的游戏市场里,产业链更为丰富多元,尤其是游戏下游服务产业。以游戏陪玩为例,智研瞻发布的《中国游戏陪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Q1中国游戏陪玩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39.28亿元。根据预测,2024-2030年中国游戏陪玩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将保持在32%-36%之间,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36.84亿元。
依托游戏产业,游戏陪玩最初的用户需求更多是“娱乐”,这与游戏本身属性一致,伴随游戏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变化,游戏中更多策略、配合与社交需求被释放,游戏陪玩也蜕变升级,向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策略支持和协助组队等“陪练”转变。
如今,游戏陪玩不仅为游戏玩家提供了个性化的娱乐体验,还成为带动新消费、促进灵活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游戏陪玩行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陪玩市场规模突破23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千亿级体量。头部平台通过构建AI匹配系统、建立服务质量评价矩阵、开发VR互动场景等技术手段,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在《王者荣耀》等头部游戏的社交生态中,陪玩服务已超越皮肤购买成为第二大付费场景,用户年均消费达1286元,周均下单3次以上的重度玩家占比达45%。
用户需求攀升带动着供给端发展,新的就业开始涌现。“每小时200元的时薪,每月稳定收入过万,这份工作让我能把热爱的游戏技能变现。”三年前从职业院校电竞专业毕业的林悦,曾辗转于传统客服、销售等多个岗位,直到邂逅游戏陪玩行业才找到职业归属感。如今像她这样的专职陪玩师在全国已超过500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42%,职业满意度高达81%。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来自广州的宝妈丽姐组建了一只“妈妈战队”,既带孩子又带玩家,硬是把育儿焦虑转化成了事业机遇;在上海电竞产业园,程序员李泽利用业余时间钻研《CS:GO》战术,周末他化身该游戏的陪玩师,为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友提供战术指导,“兼职的收入快赶上主业工资了,他们都喊我大神。”有观点指出,游戏陪玩师、陪练师等新职业正成为青年群体抵御经济风险的“第二曲线”,不少年轻人选择将他们在游戏领域的技能劳动实现价值变现,通过“游戏陪练”等方式,重新选择就业机会。
《报告》统计,目前游戏服务领域相关从业者主要集中分布在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从业者数量为五百多万岗位,这数百万从业者通过线上游戏服务平台创收总值超百亿。一名三线城市全职游戏陪练师日均工作8小时,月收入可达5713元接近当地白领工资的1.5倍。
零经验接单、弹性工作时间、线上技能变现游戏陪练师等新游戏服务领域就业,成为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入行业的“隐形门”。据了解,目前包括电子竞技指导员、游戏陪练等领域,有30%为在校大学生,日均4小时在线元月收入。众多大专院校在校生可兼职接单积累履历;应届生通过陪练、指导等实现工作过渡,规避“经验真空期”;甚至有全职青年利用闲暇增收,实现“职业+兴趣”双线发展。“这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职业孵化器。”一位从业三年的游戏陪练师坦言。
“以前接单靠运气,现在靠实力。”上海陪练师林薇去年拿到了电子竞技指导员从业资格证。2024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发布《游戏陪练师职业能力标准》,首次将“持证上岗”纳入行业规范。从业者通过游戏操作、心理辅导等相关考核后,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相关平台提供服务,可获得一定的流量扶持,对应的陪练服务收费标准也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据悉顶尖陪练师时薪突破800元,部分技术流主播年收入超百万。“证书不是枷锁,而是职业尊严的保障。”林薇坦言,规范化发展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
据了解,持证从业者及非持证从业者数据表明,无论从收入方面还是用户评价方面,持证从业者都有更好的数据表现。IM电竞平台例如在收入方面,持证从业者日在线最高收入高出非持证从业者23%,日在线平均收入高出非持证从业者17%。在用户评价方面,持证从业者获得用户评价的平均分数高出非持证从业者26%。
专家指出,伴随着灵活就业类从业者数量的持续扩大,游戏行业也需要更多的职业标准化建设来规范从业者行为,提升从业者综合素质。“我们陪别人刷新游戏段位,也在过程中刷新了自己的人生。”正如陪练师阿凯所言,游戏陪练的崛起不仅是Z世代职业选择的革命,更是一场关于价值重塑的社会实验。当“热爱即工作”从理想照进现实,当“灵活就业”从权宜之计升级为长远规划,这条赛道正以惊人的包容力与创造力,为青年提供对抗不确定性的底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突破2亿,其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近70%。与传统零工经济不同,游戏陪练展现出显著的“技能密集型”特征:从业者可灵活选择兼职或全职,是新一代劳动者对“兴趣与收入双赢”的执着追求。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不仅是娱乐需求的升级,更是技能变现时代的来临。”他认为,游戏陪练正从边缘副业蜕变为数字经济下的“新基建”,为青年就业开辟出一条低门槛、高包容的路径。
本文由:IM电竞,IM电子竞技,IM电竞官网提供